我是勞動小能手,田園使我更快樂
——記好孩子學校組織第十四、十五批孩子進田園開展勞動體驗課
2018年11月3日—4日,學校充分利用周末時光,組織第十四、十五批孩子進田園開展勞動現(xiàn)場課。
上一季的小菜園是滿園新綠,不論是蠶豆、玉米,還是白菜、蘿卜、黃瓜,亦或是調(diào)味的小蔥、蒜苗、香菜,以及被孩子們誤以為“麥子”的韭菜,都讓我們收獲滿滿。
中國人骨子里對田園生活充滿了向往與憧憬,從陶淵明的“開荒南野際,抱拙歸園田”,到王維的“雉雊麥苗秀,蠶眠桑葉稀”,無數(shù)詩人對田園都情有獨鐘,不惜解甲歸田。
孩子們也不例外。在這一季,聽說又要開始新一輪的種植時,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了。當周末的第一批孩子下地勞作時,其他孩子便羨慕不已,翹首以盼,希望自己也能親臨菜園,感受四季的驚喜與神秘,體驗自然的美妙與感動。真正輪到自己時,一個個連跑帶顛地來到菜地,開心地干起活來。孩子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,有的鏟除過季的作物梗、有的挖地、有的打塘、有的播種、有的施肥、有的澆水……一個個充滿了干勁,忙碌著,商量著,菜園里頓時變得熱鬧起來,一幅緊鑼密鼓編織的耕種圖出現(xiàn)在大家眼前。
播種,播的是大地的微笑,播的是滿心的歡喜,播的是親密和諧,播的是繽紛記憶。夕陽西下,孩子們還舍不得離開,一步三回頭地望著菜地,焦急地等待種下的白菜、菠菜能早點發(fā)芽、長大,不時還爭論幾句,他們是多么期待小生命破土而出和收獲的時刻啊!
一天的勞作,盡管握過鋤頭的手起了血泡,長了繭子,但心里筑起的靜謐田園,卻是從喧嘩走向?qū)庫o的詩意回歸。它讓居于斗室的孩子們,在大自然開闊的視野里,更愿意大聲呼喊,更愿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,身心變得更加自由,生命發(fā)展也更加蓬勃!
|